本博客为海南大蟒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官方博客

MENU

獾子油 猪油 蛇油脂肪酸成分的分析比较

• April 27, 2025 • Read: 174 • 蟒蛇产品

海南大蟒科技有限公司 蟒蛇 缅甸蟒 网纹蟒 黄金蟒 树蟒 黑金网纹蟒 黑钻树蟒 水蚺 绿树蚺 森蚺 蟒蛇皮 蟒蛇油 蟒油 蟒胆 Масло питона Алей пітона Pythonöl Huile de python Питон майы 파이썬 오일 Pythonolja น้ำมันงูหลาม Python yağı Python oil Snake oil Yılan yağı น้ำมันงู Змеиное масло Schlangenöl Huile de serpent Жылан майы ヘビ油 스네이크 오일

蟒蛇油产品:请认准 大蟒海岛龙油东盛弘玉人来 几个商标

狗獾为兽纲目鼬科狗獾属半冬眠动物 。狗獾油又名獾子油,传统医学主要用于治疗烫伤,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补中益气、润肤生肌之功效,主治多种病症,《本草纲目》中也有相关记载。目前国内外对獾子油化学成分研究较少,本研究选取猪油以及蛇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比 3 种动物油脂脂肪酸成分的差别,为獾子油的开发提供依据。

王宇萌,朱琳,闻晓鑫,窦德强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大连 116600)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獾子油、猪油及蛇油中脂肪酸成分。方法:以氢氧化钾 / 甲醇碱催化法对样品进行甲 酯化衍生化预处理,采用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技术 (GC-MS) ,对獾子油、猪油及蛇油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用离子流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脂肪酸成分的相对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獾子油、猪油和蛇油中游离脂肪酸成分及含量均存在差别,獾子油中共检测出 11 种脂肪酸,高于猪油 9 种和蛇油 10 种,且獾子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66.946%) 也高于猪油 (57.012%) 和蛇油 (61.142%) 。结论:獾子油、猪油和蛇油脂肪酸成分存在显著差别,研究为獾子油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狗獾为兽纲目鼬科狗獾属半冬眠动物 [1-2],狗 獾油又名獾子油,传统医学主要用于治疗烫伤,具 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补中益气、润肤生肌之功 效 [3]。主治中气不足、胃溃疡、痔疮、烧烫伤、 冻伤、皮肤皲裂、肢体酸痛及无名肿痛等症 [4]。 《本草纲目》中记载其还能治疗子宫脱垂、咳血、 疥癣、白秃和小儿疳疮等症,且效果良好。目前国 内外对獾子油化学成分研究较少,朱琳等 [5]采用 HPLC-ELSD 法测定獾子油化学成分,分离得到三 油酸甘油酯和1-亚油酸-2,3-二油酸甘油酯; 施银 等 [6]对狗獾油中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发现狗 獾油脂肪酸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然而目前对獾子油与其他动物油成分差异研究未见相关报道。本研 究选取猪油以及具有较好营养价值的蛇油、獾子油 为对象,参照文献 [7-11],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 术,对3 种动物油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对比3 种动物油脂脂肪酸成分的差别,以期为獾子油的开 发提供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 仪器:Agilent 5975/789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安捷伦公司);HH-S型恒温水浴锅(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公司)。
    • 试药:猪油( 批号: 20130310) 为市售猪肥肉加热熬炼, 过滤去渣而得; 蛇油( 批号: 20120410) 为蛇脂肪加 热熬炼,过滤去渣而得。

甲醇( 色谱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有限公 司) ; 正己烷( 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有限公 司) ; 三氟化硼-乙醚( 化学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 限公司,批号: 20121207) ; 氯化钠( 分析纯,天津 市津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氢氧化钾( 分析纯,天 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厂) ; 无水硫酸钠( 分析纯,天 津市津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水( 高纯水,本实验 室自制) ,甲酸( 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有限 公司,批号: 20120704) ; 乙醚( 分析纯,天津市大 茂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盐酸( 分析纯,天津市大茂 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 20121004) ; 油酸、棕榈 油酸对照品( 本实验室分离得到,纯度大于99% ) 。

  1. 方法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条件

      • GC条件:色谱柱: DB-5MS( 30 m × 0. 25 mm, 0. 25 μm) ; 程序升温: 初温50 ℃,保持2 min,以 (10^{\circ} C \cdot min^{-1}) 上升至300 ℃保持30 min; 进样口温度 320 ℃; 进样量: 1 μL; 不分流; 流速: 1. 0 mL· (min ^{-1}) ; 载气: 高纯氦气
      • MS条件:电离方式EI; 电子能量70 eV; 传 输线温度: 260 ℃; 离子源温度230 ℃; EMV: 1400 V。
    • 样品溶液制备:称取獾子油0. 096 4 g、猪油0. 117 4 g、蛇油 0. 090 4 g,分别置于50 mL 圆底烧瓶中,分别加入 2mL (0.5 ~mol \cdot L^{-1}) 的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置75 ℃水 浴中加热回流30 min,至小油滴完全消失,分别加 3 mL 15% 的三氟化硼乙醚-甲醇( 3 mL 三氟化硼乙醚 与17 mL 甲醇混合均匀配制而成) 溶液,混匀,置 75 ℃水浴中加热回流30 min,分别从冷凝器顶部加 入3 mL 正己烷继续加热回流3 min,取出放冷,分 别加入饱和NaCl 溶液,振摇分层,取上清液,无水 硫酸钠干燥,取上清液备用( 甲酯化的獾子油、猪 油、蛇油) 。
  2. 结果:对甲酯化的獾子油、猪油和蛇油分别进行GCMS 分析,由于甲酯化的獾子油和猪油GC-MS 总离 子流图中含量小的化合物色谱峰不明显,故对甲酯 化的獾子油和猪油的GC-MS 图谱放大观察,如 图1、2 所示,以便观察含量小的化合物的色谱峰。 甲酯化的蛇油GC-MS 总离子流图( 见图3) ,含量小 的化合物色谱峰较清晰可见,故没有对甲酯化的蛇 油GC-MS 总离子流图做放大处理。图中各色谱峰的 定性工作由计算机检索完成,检索的匹配度很高, 在900 以上。采用NIST 05 标准谱库进行检索,同时 通过面积归一法从总离子流图中计算各成分的相对 百分含量,结果见表1。

2025-04-27T06:20:03.png

图1 獾子油脂肪酸成分GC-MS 总离子流图放大图
2025-04-27T06:20:29.png

图2 猪油脂肪酸成分GC-MS 总离子流图放大图
2025-04-27T06:20:49.png

表1 獾子油、猪油和蛇油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

名称分子式t R /min质量分数( % )
獾子油猪油蛇油
月桂酸 lauric acidC 1 2 H 24 O 212. 750. 4571. 091
肉豆蔻酸 Myristic acidC 1 4 H 28 O 215. 043. 3751. 4392. 698
棕榈油酸 Palmitoleic acidC 16 H 3 0 O 216. 936. 4652. 0914. 928
11- 十六碳烯酸 11-Hexadecenoic acidC 16 H 3 0 O 217. 030. 5420. 128
棕榈酸 Palmitic acidC 16 H 32 O 217. 1319. 73327. 91725. 858
亚油酸 Linoleic acidC 18 H 32 O 218. 7711. 68911. 13113. 446
十七烷酸 Heptadecanoic acidC 17 H 34 O 218. 110. 4440. 236
油酸 Oleic acidC 18 H 34 O 218. 8247. 77342. 90241. 736
硬脂酸 stearic acidC 18 H 36 O 219. 036. 93413. 1177. 386
花生二烯酸 8 , 11-Eicosadienoic acidC 20 H 36 O 220. 560. 1960. 3020. 307
花生一烯酸 8-Eicosenoic acidC 20 H 38 O 220. 590. 2810. 5860. 597

由表1 可知,獾子油、猪油和蛇油中游离脂肪 酸成分及含量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獾子油中含 有的饱和脂肪酸成分有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 十七烷酸和硬脂酸; 不饱和脂肪酸成分有棕榈油酸、 11-十六碳稀酸、亚油酸、油酸、花生二烯酸和花 生一烯酸。獾子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最 高,为66. 946% 。猪油中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 57. 012% ,蛇油中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 61. 142% 。且獾子油中含有奇数碳脂肪酸十七烷酸, 其含量为0. 444% 。其中獾子油比猪油多出月桂酸、 11-十六碳烯酸两种成分,比蛇油多出一种十七烷酸 成分; 并且肉豆蔻酸、棕榈油酸、11-十六碳烯酸、 十七烷酸、油酸含量均高于蛇油和猪油。

狗獾脂肪组织主要用来制备狗獾油,已有研究 表明其具有与人类脂肪组织相似的脂肪酸组成。前 期对獾子油化学成分虽有一定研究,同时研究表明 獾子油可能替代猪油成为新的食用动物油 [5-6],本文 选取猪油和营养价值较高的蛇油作为对象,与獾子 油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獾子油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 肪酸,其含量为66. 946% ,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油 酸的含量最高,相对含量为47. 773% ,均高于猪油 和蛇油。且可以看出脂肪酸组成中,以油酸的含量 最高,研究表明,油酸可引起胃壁黏液及游离黏液 分泌量的明显增加,从而具有保护胃黏膜损伤的作 用 [12]。目前,高纯油酸倍受青睐,可以用作药物吸收促进剂,对难吸收的抗菌物质、抗癌剂等药品有 显著的促进吸收效果,可以用作稳定性和安全性高 的医药基剂或辅助剂 [13]。

獾子油中除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外,还含有一 定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以人体不可缺少的必需脂 肪酸亚油酸为主。它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 酯,调节心脏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微 循环,提高脑细胞的活性,增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增强人体防御系统的功能等 [14]。因其广泛的医用药用价值,目前受到高度重视。此外,獾子油中还含 有一定量饱和脂肪酸,研究表明,饱和脂肪酸是心脏优先使用的脂肪酸 [15],与心脏搏动有着密切关系,还可以从调节脂质代谢、减少氧化应激、减少 炎症及纤维化等多方面对酒精性肝病( 9KE) 进行防治 [16]。獾子油中还含奇数碳脂肪酸十七烷酸0. 444% ,该成分在蛇油中未发现,目前天然油脂中奇数碳脂肪酸极少 [10],其应用多来自于一些临床的 抗癌实验报道 [11],因此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獾子油除了具有药用价值外,还有较高的营养 价值,可为食用及食疗开发新的途径。本研究首次 对獾子油、猪油和蛇油脂肪酸组成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发现三者脂肪酸成分种类及含量存在一定的差 异,为獾子油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 獾子油中饱和脂肪酸有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十七烷酸和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有棕榈油酸、11-十六碳稀酸、亚油酸、油酸、花生二烯酸和花生一烯酸,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最高,为66.946% ,还含有奇数碳脂肪酸十七烷酸,含量为0.444%。
  • 猪油中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57.012%。
  • 蛇油中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61.142%。獾子油比猪油多出月桂酸、11-十六碳烯酸两种成分,比蛇油多出一种十七烷酸成分;且肉豆蔻酸、棕榈油酸、11-十六碳烯酸、十七烷酸、油酸含量均高于蛇油和猪油。
  1. 讨论:獾子油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最高,具有保护胃黏膜等作用。还含有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可调节多种生理功能;一定量饱和脂肪酸与心脏功能等相关;含有奇数碳脂肪酸十七烷酸,其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獾子油除药用价值外,还有较高营养价值,本研究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郑永烈.中国动物志[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7: 216-219.
  2. 刘玉堂,陈忠.狗獾的繁殖特征及其重要医学研究价值[J]. 经济动物学报,2010,14(4):228-231.
  3. 陈庆国,鲁云峰.紫黄獾油膏治疗烧烫伤[J].中医外治杂志,2001,10(1):51.
  4. 陈恒冲,罗晶,李景辉,等.獾油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9):21.
  5. 朱琳,宋起滨,窦德强.獾子油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2):108-110.
  6. 施银,陈若晞,全莹莹,等.冬眠期狗獾油脂肪酸组成分析及安全性动物试验[J].中国油脂,2015,40(5): 95-97.
  7. 刘一唯,杨成对,陈培榕,等.蛇油中游离脂肪酸成份分析及其体外淬灭单线态氧能力的研究[J].现代科学仪器,2007(4):96-99.
  8. 刘杰.蛋黄油脂肪酸组成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 2008(6):47-49.
  9. 马彦玲,孙莲,张慧,等.气相色谱法测定芜菁子油脂中6种脂肪酸的含量[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33(11):1296-1298.
  10. 杨秀芳,伍发云,马养民,等.鸵鸟油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分析[J].中国油脂,2010,35(1):77-79.
  11. 吴时敏.功能性油脂[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12. 杨素娟,郭燕世.油酸对消炎痛引起的胃粘膜损伤大鼠胃粘液分泌的影响[J].生理学报,1985,37(6): 532-538.
  13. 刘真,卢义和,宫素芝,等.我国油酸的生产现状及展望[J]. 河北化工,2006,29(9):18-22.
  14. 王萍,张银波,江木兰.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J]. 中国油脂,2008,33(12):42-46.
  15. Lawson LD,Kummerow FA.Beta-oxidation of the coenzyme A esters of elaidic,oleic,and stearic acids and their full-cycle intermediates by rat heart mitochondria[J].Biochim Biophys Acta,1979,573(2):245-254.
  16. 张飞,柏云爱,鲁海龙.饱和脂肪酸与健康研究进展[J]. 中国油脂,2012,37(4):29-33.

k_00.jpg

k_01.jpg

k_02.jpg

k_03.jpg

Archives QR Code Tip
QR Code for this page
Tipping QR Code
Leave a Comment

已有 1 条评论
  1. 獾子油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及陕西、青海、江苏、浙江、福建、广西等地,以下是一些具体介绍:

    东北地区黑龙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曾研制以獾油脂为主要基质的中药特色制剂 “骨伤 1 号油”“骨伤 2 号油”,用于治疗骨折、筋伤等疾病,在当地及周边地区应用广泛。此外,在一些农村或山区,过去人们会使用獾子油来治疗冻疮、皮肤皲裂等问题,将其涂抹在患处,有一定的疗效。吉林 :在吉林的一些地方,人们会采用獾子油来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如《吉林中草药》中记载,用獾子油三钱,鸡蛋七个,将油熬开后加适量水,打入鸡蛋,趁热服下,一日一次,连续服用,可用于治疗子宫脱垂;獾油一斤,豆腐十块,将豆腐用獾子油炸熟,食量不限,日服二至三次,可治疗半身不遂;獾子油涂患处,还可治疗火烫、冻疮等。华北地区北京 :北京作为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一些中医医疗机构或传统药铺可能会使用獾子油作为制作某些中药制剂的原料,用于治疗相关疾病,如用于治疗烧烫伤、冻疮等的獾油烧烫伤膏等。天津 :在天津的一些老中医诊所或传统药房,獾子油也会被用于一些传统中药方的制作和应用中,其功效和用法与在其他地区的类似,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病、外伤等。河北 :河北的部分地区,如一些靠近山区的农村,当地居民可能会在生活中使用獾子油来缓解皮肤干燥、皲裂等问题,将其涂抹在手部、脚部等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华东地区山东 :《山东中药》中记载,獾子油外敷可治汤火伤,在山东的一些农村地区,老一辈人可能会在烧伤、烫伤后,使用獾子油进行初步的涂抹处理,以减轻疼痛和损伤。江苏 :在江苏的苏北地区,部分农村居民可能会在冬季使用獾子油来预防和治疗冻疮,将獾子油涂抹在容易长冻疮的手脚部位,起到一定的保暖和防护作用。浙江 :浙江的一些山区县市,如丽水、金华等地,当地的一些居民或中医药爱好者会使用獾子油来治疗皮肤疾病,如疥癣等,将獾子油涂在患处,并用微火烤之,每日二次,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中南地区河南 :在河南的一些地方,獾子油被用于治疗一些常见的皮肤病和外伤,如将獾子油涂抹在患有疥疮、湿疹等皮肤疾病的地方,起到杀虫止痒、润肤生肌的作用。湖北 :湖北的山区地带,部分居民会使用獾子油来缓解关节疼痛等问题,认为其具有一定的温经通络、驱寒除湿的功效。湖南 :湖南的一些农村地区,当地居民可能会在治疗冻疮、烫伤等外伤时使用獾子油,将其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之一。华南地区广西 :广西部分地区,如桂林、南宁等地的农村,当地居民会使用獾子油来治疗一些常见的皮肤病和外伤,其使用方法和功效与其他地区类似,如治疗冻疮、烫伤、疥癣等。西北地区陕西 :在陕西的一些山区,如秦岭一带,当地居民可能会在冬季使用獾子油来预防和治疗冻疮,将其涂抹在易患冻疮的部位。青海 :青海的部分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当地居民会使用獾子油来滋润皮肤,防止皮肤皲裂,同时也会在一些皮肤疾病如疥癣等的治疗中使用獾子油,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西南地区云南 :云南部分地区,如大理、丽江等地的山区居民,可能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獾子油来治疗一些常见的皮肤病和外伤,其使用方法和功效与其他地区的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