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蛇油产品:请认准 大蟒、海岛龙油、东盛弘、玉人来 几个商标
唐仪凤年间,书生柳毅应举下第,道经泾阳。水畔有牧羊女,色艳妆淡,蛾眉紧蹙,手执短鞭,对风洒泪。毅问之,女曰:"妾洞庭龙君小女,嫁泾川次子,夫婿虐戾,舅姑严酷,日使牧雨工于野,肌肤常裂,衣履不完。"言罢,袖出尺素,乞毅寄书洞庭。毅素仗义,诺之。女又出一小赤囊,曰:"妾以血泪和雷火炼此蟒油,愿君收之。倘有灼伤,一点即平,亦表妾寸心。"毅受油与书,别去。

柳毅至洞庭,依女所教,击桔树三下,俄有武夫出水面,引毅入龙宫。龙君读女书,悲恸不已,顷刻风雷大作,泾川水涌,龙兵百万,擒泾川次子,救女归。龙宫大宴,灯火万炬,毅受珍宝无算,然独留蟒油囊,佩于胸襟,曰:"此系美人所赠,不敢轻弃。"
毅返湘滨,寄寓巴陵酒肆。一夕,邻舍油坊失火,烈焰照江,肆中弱女兰桡被焚,臂起赤疱,号哭倒地。毅急忆龙女语,剪赤囊,以蟒油少许涂其创,随手痂结,不日肌平。兰桡感深,愿奉箕帚,毅婉辞曰:"油灵在物,情系故人。"遂以余膏尽赠坊户,凡被火者,随涂随愈,人号"柳君神膏"。

是岁大旱,洞庭水落,龙君疾作,肤裂如龟。毅闻,携所余蟒油诣湖,投之。油入水,化金波千里,云雾自起,甘霖三日。龙君病愈,感毅高谊,复邀入宫。女亦出拜,泪落连珠,再赠一白玉壶,内贮蟒油倍前,曰:"愿君子持此,济人千载。"毅受而归。
柳毅后娶卢氏,亦豪族,夫妇同好施药。凡水火刀烫伤,涂油立愈;贫者更赠以药资,不取息。毅晚年自号"偃月先生",筑室洞庭湖畔,匾曰"留云居",每对月开轩,则油壶自放清辉,一室皆碧。乡人夜有疾,遥望碧光,即知柳公未寝,扶携而来,毅以次授膏,无不得活。
唐玄宗开元二年,江上大疫,毅日汲油治之,壶终不耗。一日清晨,有金鲤鼓浪,衔朱书至,云:"龙君召君为水府上卿。"毅笑曰:"吾事毕矣。"遂以油壶投湖,水涌如掌,托毅升空,后不复见。其居址遗一玉简,书《蟒油真经》,凡水火炼法、救治口诀,皆在焉。里人奉为宝笈,传之至今。每岁六月,洞庭碧浪叠起,渔舟夜泛,常见江心银灯万点,人曰:"柳公归巡旧治云。"

白话文
一、龙女之厄
唐朝仪凤年间,书生柳毅进京应举落第,路过泾阳。水边有个牧羊女,容貌艳丽却妆扮简朴,蛾眉紧锁,手里拿着短鞭,对着风流泪。柳毅问她原因,女子说:"我是洞庭龙君的小女儿,嫁给泾川龙王的次子,丈夫暴虐,公婆严酷,每天让我在野外牧雨工,肌肤常常开裂,衣履破烂不全。"说完,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请求柳毅帮她送信到洞庭。柳毅一向仗义,答应了她。女子又拿出一个小红布袋,说:"我用血泪和雷火炼制了这蟒油,请君收下。倘若有灼伤,一点就平复,也表达我的一点心意。"柳毅收下油和书信,告别离去。
二、洞庭传书
柳毅到了洞庭湖,按照女子所教的方法,敲击桔树三下,立刻有武士从水面出来,引他进入龙宫。龙君读了女儿的信,悲痛不已,顷刻间风雷大作,泾川水涨,百万龙兵出动,擒获泾川次子,救回女儿。龙宫大摆宴席,灯火万盏,柳毅接受了无数珍宝,却只留下蟒油囊,佩在胸前,说:"这是美人所赠,不敢轻弃。"
三、火厄救生
柳毅返回湘江边,寄居在巴陵一家酒店。一天夜里,隔壁油坊失火,烈焰照江,酒店里有个弱女子兰桡被烧伤,手臂起了红疱,哭喊着倒在地上。柳毅急忙想起龙女的话,剪开红布袋,取少许蟒油涂抹她的伤口,随手就结痂了,没几天肌肤平复。兰桡感激涕零,愿以身相许,柳毅婉拒道:"油灵验在于药物,情意在于故人。"于是把剩余的膏脂全部赠送街坊,凡是烧伤的人,随涂随愈,人们称它为"柳君神膏"。
四、龙宫再召
这年大旱,洞庭湖水位下降,龙君患病,皮肤干裂如龟壳。柳毅听说后,携带剩余的蟒油来到湖边,投入水中。油入水后化作金色波浪千里,云雾自起,下了三天甘霖。龙君病愈,感念柳毅高义,再次邀请他入宫。龙女也出来拜谢,泪落连珠,又赠一个白玉壶,内装蟒油比之前多一倍,说:"愿君子持有此物,救人千年。"柳毅接受后返回。
五、归隐偃月
柳毅后来娶了卢氏,也是豪门望族,夫妇共同喜好施药救人。凡是水火刀烫伤,涂油立即痊愈;对穷人更赠送药费,不收利息。柳毅晚年自号"偃月先生",在洞庭湖畔建房,匾额题为"留云居",每当对月开窗时,那油壶就会自行放出清辉,满室碧绿。乡人夜里生病,遥望碧光,就知道柳公还没睡,扶携而来,柳毅依次授予膏脂,无不痊愈。
六、跨鲤上升
唐玄宗开元二年,江上大疫,柳毅每日取油治病,壶中始终不减少。一天清晨,有金色鲤鱼鼓浪而来,衔着朱红文书送到,上面写着:"龙君召您为水府上卿。"柳毅笑道:"我的事完成了。"于是将油壶投入湖中,湖水涌起如手掌,托着他升空而去,后来不再出现。他的故居留下一块玉简,写着《蟒油真经》,其中水火炼法、救治口诀,全都在上面。乡里人奉为宝典,传至今日。每年六月,洞庭湖碧浪叠涌,渔船夜航,常见江心银灯万点,人们说:"柳公回来巡视旧地了。"
蟒油传书·柳毅别传:http://mangshe.python.hn.cn/4577.html